心率變異分析儀是一種基于心電信號或脈搏波信號,分析連續心搏間期(R-R間期)變化規律的醫療設備。其核心是心率變異性(Heart Rate Variability, HRV)的量化評估,反映自主神經系統交感與副交感功能的動態平衡 [1][2]。HRV 被廣泛應用于心血管疾病風險評估、神經系統疾病研究及心理應激監測等領域 [2][3]。
中文名:心率變異分析儀
英文名:Heart Rate Variability (HRV) Analyzer / HRV Monitoring System
主要用途:評估自主神經系統功能、輔助心血管疾病風險預測、研究壓力與情緒調節 [1][3]
管理類別:在中國通常屬于Ⅱ類醫療器械,需經國家藥監局(NMPA)注冊;國際上部分 HRV 設備被歸類為醫療器械,受 FDA、CE MDR 等監管 [6][7]
心率變異分析儀通過采集 心電圖(ECG) 或 光電容積脈搏波(PPG),提取連續心搏間期(NN間期),再進行統計、頻域或非線性分析。
常用指標包括 [2][3][4]:
時域分析:
SDNN(正常心搏間期標準差):反映整體 HRV 水平
RMSSD(相鄰心搏間期差的均方根):反映副交感活性
頻域分析:
LF(低頻功率,0.04–0.15 Hz):交感與副交感混合
HF(高頻功率,0.15–0.4 Hz):副交感活性
LF/HF 比值:交感–副交感平衡
非線性分析:
Poincaré 圖、分形維數、熵等指標,反映復雜性與穩定性
心血管疾病
HRV 降低與心肌梗死、心力衰竭、猝死風險升高相關 [1][3]
可輔助心律失常和自主神經功能障礙的評估 [2]
神經系統疾病
帕金森病、糖尿病自主神經病變等患者常表現 HRV 改變 [3][4]
心理與壓力監測
HRV 被用于評估壓力反應、焦慮、抑郁和睡眠質量 [4][5]
運動與康復醫學
運動訓練負荷監控與恢復狀態評估 [2][5]
優勢:
無創、易操作,可進行長期動態監測 [1][3]
能夠反映自主神經功能的動態變化 [2]
適用于科研、臨床及運動健康管理多領域 [5]
局限:
HRV 受多種因素影響(呼吸、體位、藥物、年齡等),結果解釋需謹慎 [3][4]
部分指標的臨床閾值尚缺乏統一標準 [1][5]
不同設備和算法差異可能影響可比性 [6]
1980年代:歐洲心臟學會和北美起搏與電生理學會(ESC/NASPE)發布 HRV 分析指南,推動了臨床應用 [1]
2000年代:HRV 被廣泛用于心血管及心理應激研究 [3][5]
目前:HRV 被視為心臟自主神經調節的重要生物標志物,逐漸納入數字醫療與可穿戴設備 [2][6]